人大公众号

任前法律考试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监督工作 > 工作监督
关于2013年市重大项目建设工作情况的视察报告
—2013年4月28日在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 市人大常委会视察组
发布时间:2013-05-14 15:09:06  文章来源:淄博人大   文章作者:淄博人大
    3月27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部分常委会委员和人大代表组成四个视察组,由常委会第一副主任王顶岐、副主任王法亮、尚秋云、王树武、王树槐带队,对全市2013年重大项目建设工作情况进行了视察,实地查看了25个项目现场,听取了区县政府情况汇报。视察活动后,市人大财经委又分别组织召开11家重大项目单位和9个市政府有关部门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以项目建设为纲的工作氛围已经形成。全市上下按照发展实干的要求,以项目建设为总抓手,不断健全和完善重大项目的领导推进机制。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重大项目建设的九条意见》,统筹谋划重大项目的推进和实施。市政府专门成立了以徐景颜市长为组长的重大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市重大项目建设管理工作,并从市重大项目中选取了56个投资规模大、带动作用强的项目,实行市级领导挂包责任制,周清利书记、徐景颜市长多次到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指导调研。各区县也成立了重大项目建设工作领导机构,围绕强化要素保障、转变作风效能、加强考核调度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在全市形成上项目、抓投入、促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重大项目总体质量明显提高。2013年度市重大项目152个,总投资1323亿元。其中,建设项目(续建、新开工项目)133个,总投资101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57亿元;前期项目l9个,总投资308亿元。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新材料和精细化工项目总投资占全部工业项目投资的50%,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总投资占全部项目投资的60%以上。项目集聚集中程度不断提高,80%的项目集中在齐鲁化工区、东岳氟硅材料产业园区等12个省级以上园区。项目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明显改善,50%以上的工业项目具有国家专利和省级以上科技成果认证。部分项目投产后将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民生状况改善和核心竟争力培育产生重要影响。
    (三)重大项目建设要素得到切实保障。在项目用地方面,去年四季度通过积极争取,解决建设用地指标8128亩,有效缓解了建设用地不足的瓶颈制约。在信贷资金方面,进一步提高政银企合作水平,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重大项目信贷支持力度。截至今年3月末,市l4家银行对政银企推进会重点项目累计投放信贷资金227.52亿元。在财政支持方面,设立了创新发展专项资金和产业基金,支持创新发展项目和高新技术项目;落实重大项目规费减免政策,减轻重大项目建设单位负担。
    (四)重大项目推进成效明显。2013年市政府研究确定的152个重大项目中,137个项目已办理立项手续,111个项目已办理环评手续,87个项目已办理土地手续,57个项目已办理规划手续,45个项目已办理施工手续。截至3月底,133个建设项目(续建、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44.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2.6%;84个新开工项目已开工建设35个,开工率为41.7%。
    二、存在的问题
    (一)有利于转方式调结构的大项目好项目仍然偏少。
从视察和调研的情况看,目前各区县项目建设工作仍停留在为企业策划的项目服务上,而主动围绕传统产业振兴、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重点产业链延伸等策划的拉动能力强、社会效益高、节能环保的好项目仍然较少。从152个重大项目结构来看,服务业项目有31个,投资额324.3亿元,分别占20.4%和23.7%;工业项目中,化工项目仍然占比高,深加工、高附加值、支撑能力强的项目仍然偏少。另据人民银行反映,我市申报的项目贷款不少集中在纺织、建材、化工等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限制的行业,且规模较小。
    (二)要素保障结构失衡现象仍然突出。土地紧张是各区县反映最集中的问题。省分配给我市每年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不到6000亩,而152个重大项目中72个项目建设单位申报的3年内新增建设用地需求就达22808亩,缺口较大。初步汇总,2013年重大项目建设尚缺土地6535.5亩。这一方面真实反映了土地供需关系的现实状况,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部分项目建设者科学发展、节约集约发展的意识仍不够强,仍没从投资强度控制、单位面积投入产出效益比等指标方面综合考评项目、系统运作项目建设。同时也不可否认,目前我市土地利用中仍存在土地利用效益不高、闲置现象严重、破产企业土地盘活难、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浪费等低效利用问题。其次是信贷供应问题。从面上看,受央行收紧银根等客观政策影响和产业结构重等投资惯性约束,信贷供应仍然不足。今年一季度全市余额存贷比仅为63.48%,低于全省平均水平7.09个百分点。按3200亿元的存款余额计算,这大约在230亿元左右。从信贷结构看,80%以上的信贷资金集中在大企业大项目上,而对吸纳就业能力强、机制灵活、创新能力突出的中小企业关注很少。许多有自主知识产权、项目前景好、社会效益高的中小企业因无法提供银行抵押和担保,难以得到贷款。
    (三)部门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有些单位和干部存在着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的思想;部门之间、市区两级配合协调不够,行政审批环节多、周期长、随意性强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个别职能部门主动服务意识还不强,服务态度不够好。据市发改委统计,在152个市重大项目中,有18个项目因拆迁补偿未完成而迟迟未能开工,有l6个项目因电力设施调整问题影响项目施工进度。另外,在视察、调查中区县、企业和部门反映的个别问题,分别列表附后,不再赘述。
    三、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凝聚共识,不断增强发展实干的自觉性。从发展环境来看,我市区位优势有所弱化,相对于济南、青岛等中心城市,我市技术、人才、信息优势不足;相对于潍坊、滨州、济宁等市,我市土地、资源、环境容量等也不具优势,发展的压力大,发展形势仍然严峻。从实干作风方面看,有些部门和干部自满自足,发展的动力不足、办法不多。各级各部门要认真领会、准确把握市委提出的发展实于总体要求的深刻内涵,振奋精神,坚定信心,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达成以项目建设为纲的共识,把项目建设作为工作突破口,把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转型发展落实到具体项目上。
    (二)研究我市化工、建材、冶金等支柱产业发展趋势,抓好产业定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我市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已突破l万亿元大关,在这样一个新起点上,正确处理好发展的质与量、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深入研究产业发展方向、产业布局、产业定位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我市传统支柱产业化工、建材、冶金等有较好的产业基础,有技术熟练的产业工人队伍。要进一步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按照“十二五”规划要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抓好产业定位。坚持化工、建材等重大项目向产业园区集中,尽快改变规模小、布点分散的状况;鼓励和引导企业间的兼并重组联合,促进企业做强做大,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坚持内涵发展,继续按照“提升一批、淘汰一批、转移一批”的思路,能提升的提升,能转移的撇列入淘汰的坚决淘汰,拓宽发展空间,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三)搞好项目的策划、筛选,以项目带动结构调整优化、培植发展后劲。今天的建设项目就是明天的经济结构。在新上项目选择上,坚守生态底线,严把项目关,坚决杜绝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项目,集中力量扶持具有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特点、能带动一方产业发展的项目,对财政增收、提升核心竞争力、改善城市形象和保障改善民生有重大作用的项目,以好项目带动投资结构优化,进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密切跟踪今年152个市重大项目,促进项目的开工建设、投产达产。要继续搞好项目策划,使一批好项目、大项目及时补充进来。坚持有进有退、动态管理,引导资源配置到符合产业政策、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更高的产业上来,配置到自身优势突出和发展潜力大的项目上来。
    (四)抓好落实,努力破解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制约。关于土地问题:一是用好废旧工矿地恢复置换指标等各项政策,筛选那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大项目、好项目列入国家盘子,争取更多的用地指标。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和增减挂钩项目的实施,腾出更多的指标利用空间。二是强化土地供应时序,按重大项目用地时间确保供应。三是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盘活存量土地。对存量土地要分门别类,出台激励政策措施,抓好内部集约挖潜,增加土地供应。加大土地综合整治,查处违法用地,加强用地考核,防止粗放用地,切实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土地利用水平。关于资金问题:一是将分散在政府各部门的、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资金整合起来,统筹使用,放大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加大科技创新的财政投入,发挥市创新发展专项基金的导向作用,鼓励企业不断提高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增强创新能力。二是加强政银企合作。政府要为金融机构发展创造安全宽松的环境,加大财政对金融机构的激励力度,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改进服务,增加信贷投放。督促和引导企业不断创新管理,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以良好的信誉赢得信贷支持。三是借鉴温州地方金融改革经验,稳妥推进我市民间融资登记服务平台建设,发挥民间资本在弥补正规金融投入不足、支持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积极推动企业上市,加快齐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建设,切实增强区域融资功能。关于人才问题:始终把人才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实施人才战略,完善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的政策措施,为人才脱颖而出、创新创造提供良好的条件。
    (五)配套联动,齐心协力,努力营造项目建设、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加强对重大项目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现有项目推进工作领导体制和机制的作用,及时调度,跟踪服务,解决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关注和掌握国务院审批事项改革动态,进一步推动我市审批事项改革,能下放的下放,能交给市场的就交给市场。紧紧围绕项目建设,深化作风效能建设,增强服务意识,实行联合审批制,提高办事效率。强化政府监管职能,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为项目建设提供透明的、公正的法制环境。畅通绿色通道,在市区和各部门之间实行首问负责制,督促相关部门制定可操作的实施细则,狠抓“九条意见”的落实,确保审批提速、规费减免、要素保障等优惠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形成部门协调、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努力营造一心一意上项目、聚精会神抓落实的浓厚氛围。

版权所有 : 淄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办:淄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鲁ICP备09053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