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公众号

任前法律考试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监督工作 > 工作监督
关于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内涵发展的报告
-2012年lO月31日在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 魏玉蛟
发布时间:2012-11-02 10:10:41  文章来源:淄博人大   文章作者:淄博人大
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政府委托,现向本次市人大常委会会议报告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内涵发展的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近年来,在市委的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全市信息化工作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国家、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有关规划和会议精神,积极作为,开拓进取,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普及和应用,全市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整体工作跻身省内领先水平,得到省政府和国家有关部委的充分肯定,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总体工作情况
    (一)信息产业发展实现新跨越。全市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由“十五”末的20家增至2011年的188家,销售收入由“十五”末的27亿元增至2011年的365.78亿元,增速居全市六大新兴产业之首。今年1—8月份实现销售收入185.80亿元,同比增长15.76%。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统计内规模以上企业108家,l—8月份实现销售收入144.60亿元,同比增长14.37%。(由于2012年国家采用一套表及调整行业代码等统计方法变化,应纳入而未纳入电子信息制造业的企业70家,因代码填写问题而未纳入电子信息制造业的企业25家,90家企业影响销售收入140多亿元。)
    “四园四链一基地”为龙头的信息产业初具规模。“山东(淄博)电子仪器仪表产业园”、“山东(淄博)电子元器件产业园”、“山东(博山)微电机产业园”及“淄博软件园”4个专业产业园区列入首批省级信息产业园区。初步形成了IC设计、测试、封装及集成应用等环节较为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条和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设计、模块封装、陶瓷覆铜板生产、器件制造及应用系统设计等较完整的IGBT产业链;建成了动态无功发生器产品链和高压电能计量设备产品链。作为物联网关键技术的RFID电子标签和传感器发展较快,正在形成我省重要的物联网产业发展基地。
    恒汇电子的20亿支智能卡模块封装载板项目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美林电子成为国内首家完成IGBT芯片设计并成功投片的企业。银河公司率先在国内研制成功IGBT模块用低热阻陶瓷覆铜板并产业化。德佑电气、锦华电力等企业与高等院所研发的有源电力滤波和动态无功发生器产品水平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计保电气研发的传感器式高压电能表及高压电能整体检定装置,填补国内空白。泰宝集团作为国内最大的防伪标识生产企业,已发展成为我省物联网行业的龙头企业。
    软件产业蓬勃发展。妙典公司完全自主研发的以淄博地域文化一聊斋为背景的3D大型网络游戏,填补省内空白。兆物网络公司的信息安全技术达到国内领先,被确定为公安系统信息安全解决方案指定提供商。万洲软件公司致力于汽车行业信息技术全面解决方案的设计与研发,成为微软公司战略合作伙伴,被上海大众集团、美国AutoBest公司确定为软件特约供应商。长征教育公司的公益幼教软件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成为幼教行业的排头兵。
    新型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加快形成,与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山东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全面展开,聚集效应逐步显现。与美、德、韩等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特别是与台湾的企业,组织建立起密切联系,吸引台湾高端信息产业来淄转移,开拓出海峡两岸合作新天地。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市转方式、调结构,发展新兴产业的突破口和领路军。
    (二)两化融合取得新成效。我市积极探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有效途径和模式,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统筹规划,分类推进,示范先行,点面结合”,大力推进了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渗透和融合,各项指标走在全省前列。信息化对企业效益增长贡献率超过30%,对于水泥、玻璃等行业节能减排的贡献率超过50%。
    大力推进信息化与研发设计、工业产品的融合。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等技术在规模以上企业应用率从“十五"末的不足30%提高到60%,企业产品设计周期缩短62%,开发成本降低37%。功力机械公司的机器人自动码坯集成系统,开启了砖瓦行业现代化的先河。
    大力推进信息化与经营管理的融合。80%的规模以上企业从应用单一软件到普遍应用ERP(资源计划管理)、SCM(供应链管理)等综合集成,信息化成为企业集团提高管控水平的主要手段。
    大力推进信息化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新型业态快速发展。瑞阳制药、鲁泰纺织、新星集团等大型企业纷纷搭建“实体+网络”的电子商务平台。应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开展营销的中小企业从“十五”末的5%猛增到30%以上。设立阿里巴巴淄博专区,一批本土电子商务企业茁壮成长。卓创资讯网拥有在线用户l00万家,成为中国大宗商品咨询第一门户网站。
    加速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成为淄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政务信息化跃上新台阶。“十一五”以来,全市电子政务建设按照“统一规划,统一项目和资金管理,统一网络,统一机房,统一信息交换平台,统一数据中心”的“六统一”原则,立足消除信息孤岛,整合信息资源,提高行政效能,实现了低投入建设、大规模应用、低成本运行、高水平服务,走在全省前列,为建设效能政府夯实了基础。
    建成了统一的电子政务中心机房。30余家政府部门的275台网络设备集中托管。构建了统一的电子政务外网。省、区县和市直部门一网联通,69个部门接入,8套信息系统依托运行,建成互联互通的信息高速公路,成为支撑全市政务信息开发应用和业务协同的基础平台。统一政务外网和机房,不仅节省一次性建设投资几千万元,占地面积减少到五分之一,而且每年减少运行维护费千万元,节能节电60%。
    在全省率先建成了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实现了公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等部门间包含全市人口的信息交换和共享,为部门间数据核对减少了80%的工作量。在全省率先建成了法人单位数据库,联通了工商、国税、地税、质检等十余个部门,打破了部门壁垒,实现了对企业信息的全面规范。
    在全国非试点城市率先开发建设了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电子监督平台,得到国家部委的充分肯定,在全省和全国推广。社会综合治税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由信息“采集”到信息“汇集”,在此系统的支持下,当年全市社会综合治税额同比增长15%。电子监察系统在行政审批大厅等集中对外服务的场所,实现了各级各部门行政审批业务本地或远程的全过程数据和视频在线监察。
    临淄区等区县政府、市编办等市直部门实现了无纸化办公。高新区正在打造的创新型园区数字港,实现了社会治安动态监控、应急调度、市政环卫等无缝融合的城市数字化公共管理服务。市政府门户网站连续五年获得省“优秀网站”,名列全国前五十名,成为政府信息公开、为民服务的总窗口。
    (四)社会信息化取得新突破。全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建成通信光缆54万芯公里,村村通光纤提前两年实现。互联网出口总带宽达280G,互联网用户超过63万户,分别是“十五”末的2.5倍;互联网用户普及率达45.7%,高出全国近7个百分点。2G网络全市无缝覆盖,3G网络实现乡镇全覆盖。数字电视用户数达70万户。无线城市建设被誉为继“水、电、气、路"之后的第五大城市公共基础设施。2010年我市被确定为全省首批“无线城市”试点城市,随时随地、高宽带、高可靠性享用的“无线城市”建设驶入快车道。
    文化、教育、卫生、农业、医疗保险、社会保障、公用事业等领域的信息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在全省率先建立起覆盖城乡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网络,中小学“校校通”工程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医保系统率先在全国启动了网上社保业务,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农村与农业综合信息服务网络等平台有效推动了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加快形成。淄博市城市“一卡通”项目作为社会信息化的龙头工程和民心工程自2008年启动以来,应用范围已遍布公交出租、公用事业、教育医药等百姓生活的各个领域,逐步发展成为以淄博为核心,全省互联互通的山东城联“一卡通”。并于今年6月获批中国人民银行发放的《支付业务许可证》,将建成全省乃至全国范围的第三方支付平台。
    社会领域的信息化快速推进,对创新社会管理,实现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殷实和谐经济文化强市发挥重要作用。
    (五)信息化发展日趋规范。信息化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逐步健全,信息化政策法规逐步完善,《淄博市信息化条例》是全省第一部地市级的纲领性信息化法规,标志着全市信息化走向规范化、法制化。《关于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意见》、《关于加快我市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淄博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文件相继出台,网络与信息安全措施逐步加强,为我市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营造了良好环境。
    虽然我市信息产业、信息化建设实现了较快发展,但全市信息化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总体上全社会对信息化建设及产业发展的认识还不够到位;《淄博市信息化条例》的贯彻落实还不够深入;政务信息化水平与国内发达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部门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不够高,条块之间、部门之间存在信息孤岛和重复建设现象;产业缺乏龙头支柱企业带动,园区承载能力不足;复合型人才、创新性人才存在短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未来几年将是我市经济社会加快转型发展、内涵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信息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也赋予了更大机遇。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加快推进信息化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今后,将进一步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坚持“发展发展再发展,实干实干再实干”,以打造信息化强市、建设“智慧淄博”为目标,以体制机制、技术创新为动力,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加强政府协调引导,以企业为主体,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力争到“十二五”末,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0亿元,形成一批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优势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入融合;信息网络技术与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各领域信息化达到国内同等城市领先水平。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一是深化产学研合作,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突破关键环节,完善产业链条,抓好集成电路、MEMS微系统器件、IGBT设计及封装、高压电能计量设备产业化和动态无功发生器产业化、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尽快形成新的发展优势,努力把我市建成北方集成电路、环渤海湾地区电力电子、智能电网产品生产集散中心和仪器仪表产业基地。搭建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推动高水平信息产业园区建设。抓好商引资,突出抓好台湾电力电子产业项目落地淄博。到2015年电子信息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800亿元。二是加快软件业发展。尽快制定出台文昌湖软件产业园规划设计方案,构筑“两园一带”软件产业新格局。实施重点软件企业培育计划,尽快形成我市有较大规模和影响力的软件骨干企业群体。2015年全市软件业务收入达到50亿元。三是大力发展云计算、数字内容、网络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态,将我市打造成鲁中地区信息服务业重要聚集中心。2015年全市信息服务业实现业务收入l50亿元。
    (二)推动“两化”深入融合。加快省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加强对试验区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健全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建设推进机制。加强典型示范,组织实施200个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信息化典型示范项目。成立“两化”融合促进中心,积极开展信息化助企行动,加强实用性复合型人才培训,加快推进产品智能化、生产过程信息化、产品设计数字化,推动由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跨越。开展重点工业企业“两化”融合度指标评估,建立“两化”融合发展评估体系。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将高新区打造成为省级物联网产业基地。到2015年,建成全国领先的创新性、示范性“两化”融合试验区。
    (三)加快电子政务建设。依据电子政务建设规划,按照集约化模式,继续坚持“六统一”原则,加强电子政务项目的审查、管理、验收和运行维护机制。进一步完善人口基础信息和法人基础信息数据库功能,推进人口、法人以及地理基础信息共享,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构建服务型政府的电子政务体系。建立健全信息安全协调机制,建设容灾备份应急系统,切实加强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
    (四)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实施宽带上网提速工程,积极推进网络统筹规划和共建共享。继续推进“三网融合”。加强我市云计算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加快“一卡通”应用,大力拓展应用范围和领域。发展企业电子商务、第三方电子商务,积极建设商贸、餐饮、旅游等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扶持电子信息、移动终端、信息服务业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我市产业高端化、运行管理高效化、市民生活高质化,为建设殷实和谐经济文化强市提供坚实保障。

版权所有 : 淄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办:淄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鲁ICP备09053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