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公众号

任前法律考试

关于我市旅游业发展情况的汇报
—2009年10月29日在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 市旅游局局长 常传喜
发布时间:2010-05-25 16:11:56  文章来源:不详   文章作者:淄博人大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政府委托,我向市人大常委会汇报我市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情况及今后旅游业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请予审议。

    一、我市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情况

    去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旅游行业围绕建设旅游强市目标,以弘扬发展齐文化为核心,以转型升级优化结构为主线,大力实施“一二三八”工程,抓住关键,加快发展,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2008年,国内人数、入境游客、旅游收入分别完成1650.59万人次、93883人次、126.9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59%、36.2%、28.47%,分别高出全省平均水平6.4、34.6、5.4个百分点。国内人数、旅游收入分别居全省第8位和第9位。今年以来,我市旅游业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1—9月份,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1556.39万人次,同比增长20.71%;实现旅游收入116.49亿元,同比增长23.64%。“十一”假日旅游再创新高,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3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和36%。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实施政府主导,优化发展环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把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龙头和全市经济的主导产业加以培育和发展,积极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市政府成立了旅游业发展协调促进委员会,建立了旅游目标责任监督考核机制。市政府每年召开全市旅游工作会议,对旅游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十分关注旅游业发展。今年6月11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慧晏专题对旅游业进行视察,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在今年“十一”假日旅游工作总结报告上,刘慧晏书记做出重要批示,指出:从国内外诸发达区域看,旅游业发展呈现为规律的现象:工业经济、城市建设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因势利导地发展旅游经济。对于我市而言,到了用心用力抓旅游业发展的时候。要尽快研究出台含金量高、导向清晰的政策措施。周清利市长批示要求:慧晏书记的批示十分重要,请建宁市长指导市旅游局等相关部门,提出落实批示的初步意见,市政府专题研究。10月11日市委常委扩大会上,刘慧晏书记再次指出:在服务业结构调整上,要突出做大做强旅游业。对我市而言,作为一个依托资源发展起来的老工业城市,要打破就工业抓工业、就农业抓农业、就城建抓城建的传统思维定势,适时推进旅游业发展,以增添人气、增加名气、激发活力。市人大领导多次专题视察,对旅游工作给予了有力指导。今年8月份,市人大副主任韩家华带领民侨外委委员对旅游业进行专题调研,提出具体问题和建议。目前有的问题已基本解决,有的建议结合即将出台的《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动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逐步得到落实。市政府副市长林建宁经常听取旅游工作汇报,对旅游业发展提出具体要求。各区县党委、政府对旅游业发展越来越重视,纷纷制定文件、出台措施。7个区县提出要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培育,3个区县提出要建设旅游强区县。全市上下重视旅游工作、支持旅游发展、参与旅游开发的氛围浓厚,形成了真抓实干“大旅游”、兴“大产业”的工作格局。

   (二)科学编制规划,引导整合资源。一是高起点编制和实施旅游规划。去年以来,市、区(县)两级政府投入规划资金近1000万元,邀请国内一流专家编制实施了马踏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牛郎织女景区总体规划、蒲家庄古村保护性开发规划。其中,市及周村区政府投资300万元,聘请北京达沃斯规划设计院编制了古商城旅游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指导有关区县编制实施了黄河旅游度假区、大芦湖温泉度假村、姚家峪生态旅游度假区、潭溪山旅游区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规划,旅游开发和项目建设水平显著提高。二是加强资源整合。立足我市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提出以齐文化为龙头整合全市文化旅游资源发展思路,着力打造齐都文化旅游、齐商业文化旅游、齐聊斋文化旅游、齐军事文化旅游、齐爱情文化旅游、齐陶琉工业文化旅游、齐南山北水生态文化旅游、齐都市休闲文化旅游“八大亮点”,推动形成科学合理、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旅游产业发展布局。目前,我们按照上述工作思路,正在组织编制全市旅游总体规划及十二五执行规划。同时,指导有关区县围绕“八大亮点”高水平编制专题规划,对已经规划的抓紧搞好完善提升,确保项目高水平策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

   (三)推进项目建设,打造旅游品牌。一是扎实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去年以来,全市建设旅游项目70个,总投资195亿元,其中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有39个,5亿元以上项目有10个,10亿元以上的项目有6个,有32个项目列入全市“百项服务业重点项目”。截止目前,在建项目完成投资近50亿元。齐文化生态园投资2亿元,完成淄河二期工程改造,建成开放姜太公文化主题公园等项目。马踏湖景区投资3亿元,对城乡水系进行综合治理及景区基础设施完善提升;总投资2.5亿元的红莲湖公园已建成向公众开放。古商城景区完成投资1.2亿元,开展了灯饰、老字号回归、四合院修复、基础实施改造、老景点提升五大工程。牛郎织女景区投资5000多万元,建设了世界爱情邮票博物馆、民俗展览馆、七夕爱情广场等项目;鲁山溶洞群景区投资5000万元,建设锦绣谷山庄、九仙湖水景等项目和服务设施。大芦湖温泉度假区已开工建设,华美海港温泉休闲度假区、黄河楼博物馆完成规划设计,近期将开工;投资2亿元的千乘湖生态文化园建成开放,投资3000万元的扳倒井酒文化博物馆及景观设施建成。鲁山景区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完善游客中心、景区步道、旅游标识牌等基础配套设施,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原山投资5000万元,建成原山森林博物馆、石炭坞度假村等项目。投资27亿元的姚家峪旅游度假区已投资1亿元,完成规划编制及旅游道路、游客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亿的鸿嘉星城项目已投资5.2亿元,五星级酒店、人工湖、健身会馆、商业街基本建成。常州三浦灵狐联合聊斋城出资5000万元拍摄制作100集聊斋动漫剧,今年制作50集;山东电视台与香港恒升公司联合制作的大型室外情景剧《白话聊斋》在聊斋城举行了开机仪式,现已完成剧本创作和演员海选;由宁夏电视制片厂投资1500万元拍摄的新版电影《画皮》在聊斋城举行了全球首映式。二是大力培植旅游品牌。通过制定实施扶持政策等措施,切实加强旅游大企业建设。中旅、山水、假日等一批旅行社进入全国百强、全省十强。鲁山、原山、古商城、中国陶瓷馆等景区逐步打造成为省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景区品牌。世纪大酒店、淄博饭店等宾馆逐步发展成为省内服务品牌饭店。齐文化旅游节、旱码头文化旅游节、中国七夕情侣节等大型旅游节庆活动逐步培植成为省内的大型旅游节庆品牌。

   (四)加强宣传营销,提升整体形象。一是强化整体形象宣传。以“泱泱齐风、多彩淄博”为主题形象,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旅游报、大众日报等媒体策划组织城市形象宣传,与新华网、人民网、大众网等网络开展合作,集中开展了整体形象宣传推广。组织策划在济青高速公路设置大型旅游广告牌,强化旅游形象宣传。邀请央视制作播出了《寻找孟姜女》、《周村寻古》、《发现沂源猿人》、《牛郎织女》等专题片,扩大了淄博的知名度。由市政府投资、中央电视台制作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姜太公》在临淄开机拍摄。精心制作了中、日、英、韩等多语种、系列化、风格统一的精美宣传画册、光盘,发放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二是加大旅游营销力度。围绕开拓国内市场,以旅游交易会、专题推介会等形式,积极组织参加国际国内各类旅交会,策划推出各类主题营销活动110余项;成功举办了中国七夕情侣节、旱码头文化旅游节等一批大型旅游活动,策划推出了乡村生态游、观光休闲游、经典文化游等一批新产品、新项目,进一步拓展了旅游生长空间。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先后组织赴日本、韩国及东南亚、欧洲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举办大型宣传促销活动20余次,韩国、日本成为我市入境旅游的主体市场和重要客源地。三是加强区域旅游联合。倡导联合东营、滨州、莱芜等城市组建“山东逍遥游”联盟,并联合推出“四市旅游一卡通”。今年在一卡通的基础上,引进陕西旅游年票专家团队,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在全省率先策划推出齐鲁联合旅游年票,年票发行价格68元,消费权益达6800元。截止目前,已销售年票15万张,有力推动了省内游、市内游。刘慧晏书记对此多次做出批示,并向国家旅游局作了专题汇报。齐鲁联合旅游年票的推出,成为全省区域旅游合作的成功典范,在省政府召开区域合作旅游工作会议上,我市作典型发言,得到省政府及省旅游局的高度评价,并作为样板在全省推广。

   (五)完善基础设施,夯实发展基础。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去年以来“三因”工程完成投入5.84亿元。因景植绿工程投入1.04亿元,绿化面积1.4万亩,重点抓了开元溶洞、牛郎织女、黄河生态旅游区、四宝山生态恢复等景观林地和绿化建设,培植和打造了一批精品绿地、精品景观。因景修路工程投入2.1亿元,修建从主要干线公路通往景区及景区内道路270公里。重点抓了齐文化生态园区、马踏湖、沂源林果大观园、鲁山溶洞群等景区道路建设,通往重点景区旅游道路基本达到国家二级公路标准。因景治污工程投入2.7亿元,治理景区附近污染源206处。重点抓了玉黛湖、马踏湖、管仲纪念馆、田齐王陵等景区周边污染源综合治理。与济南、青岛国际机场联合开通鲁中城市候机楼,培植发展了一批晚间休闲娱乐设施和活动项目,增强了城市服务功能。二是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组织开展了城市创优、饭店创星、景区创A、厕所创星、导游创佳、旅行社创强、工农业旅游点创级等“七创”活动,不断提升行业综合素质。二年来,新发展国家A级旅游区(点)9处,星级饭店7家,国家级、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9家,沂源县创建成为全省旅游强县,有2个镇、4个村被评定为全省旅游强乡镇、特色村。目前,全市已开发建成A级旅游区(点)27处,星级旅游饭店41家,发展旅行社103家,国家级和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6家。组织开展了“共建诚信淄博旅游”、“旅游细微服务”等活动,切实抓好旅游市场的规范,加强旅游安全监管,不断优化旅游发展软环境。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山东省旅游条例》,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旅,不断提升旅游管理法制化、规范化水平。这几年我市旅游业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旅游业发展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着一些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旅游业服务设施有待完善。我市是重化工业城市,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尤其表现在为旅游业发展服务的配套设施还不够健全完善。二是缺乏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特别是在旅游大企业建设、名牌产品培育方面还远远不够。三是对旅游业投入不足。政府、社会对旅游业投入不够,旅游企业自我发展能力弱,旅游业招商引资效果不明显,影响了发展后劲。四是旅游管理体制不够理顺。部分景区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灵活,影响景区发展的积极性。

    二、今后我市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及工作重点

    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旅游工作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弘扬、发展、展示齐文化为主题,以打造国内著名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创新发展思路,整合旅游资源,制定优惠政策,调动、汇集一切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人力、物力、财力,做大做强旅游业,加快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我市国民经济重要的主导产业。在发展模式上,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旅游形式由观光型向观光度假综合型转变、旅游开发由注重单体开发向集群开发转变、旅游观念由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转变。在工作指导上,坚持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大项目拉动、品牌带动,继续组织实施“一二三八”工程,加快齐文化旅游开发建设,加快推动淄博旅游业转型升级,加快旅游经济强市建设步伐。

   (一)以齐文化为主题,推出一批齐文化代表人物。把策划推出一批齐文化代表人物,作为打造城市形象、加快齐文化开发的重要突破口,深入挖掘其中独特的文化旅游元素,通过高层次的规划、创意、策划、包装和精心培育,逐步使其成为淄博旅游品牌新形象。我们将在中央、省级媒体推出齐文化代表人物形象,举办国际齐文化旅游节,策划推出“寻根游”等系列旅游产品,进一步打响齐文化品牌。

   (二)突出“两个重点”,形成促进旅游发展的两个“翅膀”。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三因”工程为总抓手,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因景修路”工程,构建与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相通、与机场、港口相连的现代交通体系;实施“因景治污”工程,抓好旅游景区(点)周边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实施“因景植绿”工程,加强旅游区(点)生态建设和旅游沿线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建设全市游客集散中心和特色旅游购物中心,加快完善城市停车场、道路交通指示牌、公共厕所等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二是强化宣传营销。实施政府宏观宣传、企业微观跟进营销战略,坚持国内市场开发领先,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并举,全面提升我市旅游整体形象。加大旅游促销投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旅游整体形象宣传促销经费保障机制。大力推进市场开拓,海外市场以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市场为主干,国内市场重点开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及周边地区。市区联动,政企结合,市场运作,通过联合促销、网络营销等方式,确保海内外客源市场稳定增长。大力推行齐鲁旅游年票,进一步研究制定鼓励市民出游的综合性优惠政策,为游客提供更优惠更便利的服务,引导促进旅游消费。

   (三)抓住“三个关键”,提升旅游业发展层次和水平。一是抓好规划。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齐文化旅游区的总体要求,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开发”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科学编制全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及“十二五”执行规划。指导各区县做好相关景区概念性规划和控制性规划。抓好规划的组织实施,提高策划、建设和运作水平。二是加大投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初步确定从今年起,逐年增加市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增速要高于市财政增长速度。建立多元化投资渠道,全力抓好在建的旅游项目,重点抓好列入全市服务业百强项目中32个旅游业项目,扩大招商引资和建设投入,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市内上市公司投资旅游业,吸引市外、境外资金来我市兴办旅游企业、开发旅游产品。三是争创品牌。力争五年内有2家景区进入5A级行列,有5家旅行社进入全国百强,建设五星级酒店5家,着力打响齐文化旅游节、旱码头文化旅游节、中国七夕情侣节等节庆活动品牌。

   (四)打造“八大亮点”,培植特色旅游品牌

    1、抓好齐都文化旅游开发。坚持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进一步挖掘、整合和提升齐国故都代表性文化资源,运用现代旅游理念和手段进行进一步改造提升,重点发展齐文化剧目、动漫、旅游、影视、演艺、艺术品等,打造齐故城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

    2、抓好齐商业文化旅游开发。以鲁商文化和中华老字号为依托,以北方丝绸之路源头为主线,以古商城为载体,加强规划策划,加大保护与开发力度,把古商城建设成为集商埠文化、古镇观光、民俗风情、城市休闲、餐饮购物为一体的特色鲜明的现代旱码头文化旅游区。

    3、抓好齐聊斋文化旅游开发。以蒲松龄故居为核心,以蒲学研究为主线,搞好蒲家庄的保护性综合开发,打响“世界短篇小说之王”品牌;以《聊斋志异》为载体,重点发展动漫、影视、演艺等产业,打造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的聊斋文化城和全国性影视拍摄基地。

    4、抓好齐军事文化旅游开发。以齐长城为依托,以兵家始祖姜太公、兵圣孙子、纵横家鼻祖鬼谷子等代表人物为主线,深入挖掘兵家文化内涵,与人文景观和秀丽自然风光相结合,高水平创意策划,汇集先进声、光、电技术,打造具有文化开发、游览观光和现代国防教育功能的现代军事主题文化公园。

    5、抓好齐爱情文化旅游开发。以牛郎织女传说为载体,坚持高端规划策划,加强资源整合,高标准开发建设,与国家有关部委共同打造独具特色、充满魅力、国内知名的国家级爱情文化主题公园、婚恋产业基地和爱情旅游度假目的地,打响中国爱情文化传说之乡品牌。

    6、抓好齐陶琉工业文化旅游开发。发挥中国陶瓷名城的品牌和现代工业发达的独特优势,加强引导、规范,科学编制发展规划,培植发展陶琉工业旅游产品,形成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陶琉工业旅游产业链,展现“淄博陶瓷·当代国窑”风采。

    7、抓好齐南山北水生态文化旅游开发。按照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原则,着力抓好鲁山、原山、姚家峪、五阳湖、龙洞湖等优势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形成各具特色、功能互补、设施配套的旅游产业布局,努力将南部山区打造成集观光、休闲、度假、健身、会议于一体的复合型休闲度假旅游胜地。突出做好“水”字文章,积极开发沿黄观光旅游,加大马踏湖景区的湿地保护和改造力度,整合开发萌山湖生态旅游,建设集文化开发、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民俗风情与一体的北部水乡生态旅游带。

    8、抓好齐都市休闲文化旅游开发。发挥中心城区游客集散中心的优势,科学规划城市色彩和空间布局,规划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具有浓厚文化韵味的餐饮、购物、娱乐、健身设施,营造和美化城市夜景,培育城市旅游特色街区和夜间旅游集中消费区,打造“鲁中不夜城”。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淄博旅游业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任务繁重,时不待我。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自觉接受市人大的监督和指导,依法行政,规范管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求真务实,拼搏进取,推动我市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加快建设殷实和谐经济文化强市作出更大贡献。

    以上汇报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

版权所有 : 淄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办:淄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鲁ICP备09053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