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工智能进展情况
近年来,我县持续推进“智慧高青”建设,制造业的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从打通产品销售线上销售渠道,到物物相连的物联网园区建设,再到以保障民生福祉铺开的智慧城市行动,人工智能赋能“四强”产业推动新经济发展初见成效。
(一)积极布局未来企业生态。目前我县共培育3家智慧工厂、30个智能车间,上云企业1000余家,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企业3家,省级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2家,省级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1个。扳倒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带动线上销售,隆华新材料、飞源化工、侨牌集团、侨森医疗、天恒纳米等一批企业两化融合步伐加快。
(二)全力打造物联网产业高地。依托华润网络科技、金慧融智、华汇数据、华弘网络、九维度、数海智能等企业,打造集云数据存储、呼叫外包服务、智慧城市建设、工业互联网、创业孵化器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物联网产业园。目前,客服呼叫中心、云服务众创众包服务平台、危险化学品全流程监管大数据平台、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eID数字身份认证平台项目、黄河VR产业基地、国家重点人才工程专家工作站等多个项目落地实施。
(三)加速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以电子信息产业园为平台载体,抢抓5G产业发展重大机遇期,做强做大电子器件、封测设备等5G产业链上游产业。宝乘电子TO、SMD系列元器件封测、诚冠电子5G低介质电子基布、晨旭半导体5G/6G高端智能化封测及信息化分立器件固晶设备等一批项目正加紧建设;朗禾电子、锝耀电子等新引进企业不断壮大电子信息产业园规模。
(四)智能产业广泛运用重大民生项目。先后实施了智慧城市指挥中心建设、广电网络推广智慧城市建设行动、“信息化助力美丽乡村建设”行动等重点民生工程;建设高城镇乐康养老照料中心智慧养老试点,通过“居家养老互联网+智慧平台”,构建了信息化、智能化的虚拟敬老院运营模式;5G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步伐加快,已建成5G基站70余座,实现县城重点区域5G信号覆盖。人工智能在推动我县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保障民生、畅通政务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一)持续推进新旧动能转换,聚力“四强”产业落地生根。利用大数据、工业互联网、区块链、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助力企业转型升级,抢抓5G产业发展重大机遇,做大做强电子器件、封测设备等5G产业链上游产业,支持宝乘电子TO、SMD系列、元器件封测项目尽快落地,加快诚冠电子5G低介质电子基布项目、山东锝耀电子节能环保元器件及硅二极管项目建设。加快一美健康、恒智医疗器械、齐力环保、翔天重工、齐阳光电、华科药业等新建项目建设进度,推动南大光电含氟电子特种气体、科汇药业眼科用药、侨森医疗高端输液器、兴鲁新材料等项目竣工投产,力争健康医药和新材料产业产值增长16%以上。
(二)加强要素保障,扶持“四强”产业做大做强。在土地、资金、政策、人才等要素资源上向创新成长型企业、新业态企业重点倾斜;将龙头强企列入错峰生产企业名单,实施差别化错峰生产措施;落实“金六条”扶持政策,继续依据企业规模、税收贡献、行业前景、科技创新水平、年均增长等综合因素,评选确定“双10强”企业名单,扩大重点企业队伍,引导企业形成比发展、比贡献、比作为的浓厚氛围。
(三)实施金融赋能,助力“四强”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争取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贷款项目列入国家发改委备选项目库;加快设立产业基金、项目基金,增资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全力保障重点企业资金链不出问题;鼓励支持企业直接上市融资,重点抓好天恒纳米“新三板”挂牌以及隆华新材料IPO上市,力争年内实现工业企业主板上市零的突破。
三、存在的问题
(一)高质量发展方面:一是新旧动能转换的力度还不够大,产业集聚化、智能化发展程度不高,面临着做大总量、做优质量的双重压力。二是新动能新活力仍显不足,支撑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偏少,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相对滞后。三是现代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数字化发展水平不高。
(二)企业自身方面:一是企业对人工智能认识不足,企业管理人员对利用现代化手段提高生产效率缺少系统全面的认识。二是近几年企业普遍面临市场需求不强、各类成本上升等困难,导致企业在加大人工智能投入上有很大的顾虑。三是缺少专业人才,在优化改造提升过程中过多依靠县外服务机构。
四、主要意见建议和工作打算
将人工智能赋能“四强”产业纳入全县“十四五”规划,并制定人工智能赋能“四强”产业推动新经济发展专项发展规划,助推全县人工智能技术与我县“四强”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全县新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智慧高青”创新经济社会管理新模式。进一步完善智慧城市运营指挥平台,提高各应用平台实战和惠民服务能力及智慧高青1.0有效、有序运行的基础上,联合华为公司、京东云、东华软件、海尔智能、华高控股、泰华智慧等县域智慧社会建设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和二十几家理事单位,合力打造智慧高青2.0建设,聚合县域智慧社会建设产业联盟及各方优质资源、优势力量,实施数字经济产业城(物联网园、电子智造园、电子商务园、软件与双创园)建设,推动高青由数字化转型向数据驱动及数据智能化、人工智能化发展。
(二)强化“四强”产业链群打造。树立“人工智能”发展理念,围绕健康医药,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电子信息和先进装备制造特色优势产业,分行业做好产业生态图谱绘制和精准施策,加快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实现产业集群式发展。用3年左右时间,将黄三角药谷打造成沿黄区域知名医药板块,尽快培育形成百亿级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电子信息和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积极延链补链强链,加快形成优势突出、特色明显、集约集聚的产业链群。
(三)提升“四强”产业载体平台。坚持“项目园区化、产业集群化”的发展思路,举全县之力突破“一区四园”建设。紧抓黄三角药谷上升为市级重点打造的新医药产业专业园区机遇,加快完善标准化厂房、创新研发中心等服务配套,厚植园区载体支撑。化工产业园结合小清河复航设港,加快扩园提升工程,实施基础配套建设,打造专业绿色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区。电子信息产业园继续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全力打造电子信息产业聚集区和产城融合示范区。
(四)突破“四强”产业重大项目攻坚。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落实指挥部推进和领导挂包机制,实施产业项目全流程“帮代办”服务,保障项目建设提速提效。紧紧抓住优化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国内双循环、疫情催生数字经济新一轮爆发等机遇,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培育壮大新经济群体。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数字化、标准化、品牌化。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发展,重点引进和培育高水平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智慧物流运营平台企业。大力发展“线上经济”,加快电商平台县域全覆盖,积极推进智慧新零售模式,促进线上线下有机融合。充分利用黄三角物联网产业园的先发优势和发展基础,加大黄河流域超高速数据中心落户高青争取力度,策划招引数字经济和数字产业项目,全面赋能智慧政务和数字农业发展。
(五)建设数字乡村“四强”产业新阵地。全面推进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建设,促进信息化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按照“821”工程模式,加快实现“数字乡村一张图”。充分发挥新天地黑牛、得益乳业、澳航和牛等农业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抓好农业数字化改造。积极发展农村电商、“智慧农业”等农业新经济新业态,培育农村经济新增长点。打造鲁中地区农产品中转基地,补齐农产品绿色冷链物流体系和线上线下交易市场短板,打造数字农业发展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