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区现有规模以上“四强”企业195家,占全部规上企业63%,其中,新材料企业166家,新医药企业5家、电子信息企业9家、智能装备企业22家。截至10月底,全区规模以上“四强”企业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了37.1%,较去年底提高了7.8个百分点。“四强”产业和人工智能已逐渐成为推动新经济发展的核心动能,不断助力全区工业高质量发展。临淄区人大高度重视以人工智能赋能“四强”产业推动新经济发展工作,组织省市区人大代表运用常委会视察、专题调研等多种形式进企业、看项目、提建议,对全区以人工智能赋能“四强”产业推动新经济发展工作把脉问诊。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人工智能赋能“四强”产业的基本情况
(一)政策叠加增信心。为推动工业企业特别是“四强”产业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快转型升级,自2019年以来我区相继出台了《临淄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临淄区制造业智能化技术改造三年优化行动方案(2020-2022年)》《临淄区大力推进“五个优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三年倍增计划(2020—2022年)》等多项务实、高效、接地气的扶持政策,遴选一批业内领先的服务商,对规模以上企业开展全覆盖的智能化诊断,重点针对“四强”企业的智能化改造类项目,分装备、产线、车间、工厂等不同层次精准支持补贴20至100万元,政策力度在区县层面上位居前列。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量身定制的多元化政策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引导作用,为应用人工智能的先行者增进信心,推动企业加速步入数字化发展快车道。
(二)标杆示范促转型。每年分智慧工厂、数字车间、智能产线等各个层级,选树10家左右人工智能成效良好的“四强”试点示范企业,组织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现场对标参观交流。2019年至今,根据行业侧重点的不同,先后组织了对标齐翔、单项冠军、智能化改造等多个领域的现场会10余次,参与企业超500家次,打造了齐翔腾达、齐峰新材、英科环保、洁林塑管、巧媳妇、顺意电器等大中小不同规模企业标杆。企业间对标学习在全区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提升了企业开展智能化转型升级的积极性,有效加快了“四强”产业人工智能的发展进程。
(三)机制倒逼提质量。出台落实“零增地”技改项目工程优惠政策,对符合规划和安全环保要求的“零增地”技改项目给予大力支持,从而鼓励企业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利用有限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创造更大的效益。印发《临淄区工业企业“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实施方案(试行)》,高标准推进“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创新性地导入了“企业360”体系,将两化融合贯标、智能车间建设、智能改造投资等企业人工智能相关的发展情况纳入加分提档项,实行能源价格、用地指标、应急响应等差异化政策,倒逼落后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和应用人工智能的道路上奋勇争先、提档进位。
(四)工业互联开新局。为加速“四强”产业数字化、协同化、智能化升级,加快推广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应用,培育和支持一批本地的优秀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发展,我区以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为切入点,与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山东爱特云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订三方协议,成立工业互联网发展中心,每年设立1500万元专项补贴资金,用于扶持我区企业购买使用发展中心提供的资源及服务,举办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相关培训。未来五年时间,我们力争将全区30强企业全部改造一遍,将优秀企业家和人工智能人才培训一遍,以人工智能将“四强”产业全部赋能升级一遍,打造新经济发展的临淄样板。
二、人工智能赋能“四强”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区人工智能发展领先,“四强”产业整体向好,但在政策引导、产业布局、要素保障等方面仍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主要包括:
一是政策专业性和导向性不够突出。目前我区出台的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智能化技术改造、“五个优化”倍增计划等支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扶持政策,对“四强”产业和人工智能虽有一定倾斜,但对产业赋能的专业性和融合发展的导向性不强。
二是“四强”产业区域特色不够明显。目前我区新材料产业产值占“四强”比重约80%,在人工智能提升产品收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能耗等方面有较大需求,但我区产业赋能整体思路不够明确,缺少有区域特色的人工智能侧重点和突破点。
三是人才平台等新兴要素不够充裕。我市现行的“人才金政37条”和区级配套的人才政策,侧重于对高层次和高学历人才的一次性奖补和对创新平台的一次性扶持,存在唯职称、唯学历的弊端,对人工智能领域专业技术性人才的引进和培育能力偏弱,且部分人才仅在我区挂名或短期过渡,对人才长期发展的持续性支持不足。
三、加快人工智能赋能“四强”产业推动新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第一,扩增量、提规模、做强优势产业链。加强“四强”领航企业和潜力企业培育,推动齐翔腾达、鑫泰石化、蓝帆医疗、齐都药业等领航企业深挖现有产业潜能,充分发挥纵向延伸、横向联合的能力,构筑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将现有产业价值“吃干榨净”。延链聚合做好大数据产业园、智能装备产业园、数字经济产业园等创新园区的上下游“双招双引”,抓好永聚医药、一清舜泰、爱特云翔等“四强”新秀企业的重点项目建设,稳投资、促发展,不断提高“四强”产业经济比重。加大“四强”产业技术改造投资力度,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应用,做好“四强”企业智慧工厂和智能车间培育建设,加快衍生出一批能引发产业体系重大变革的“四强”高新企业,不断提升“四强”产业发展质量。
第二,转作风、筑体系,优化营商新环境。贯彻区委“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能力大提升、工作大落实”活动精神,落实各级“四强”产业和人工智能发展政策,激发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不断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向“四强”产业倾斜。坚持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打造部门联动、有序衔接、动态管理、追责问效的项目推进体系,提高“四强”项目建设速度、质量和最终成效。突出区域发展特色,着重支持优化新材料领域收率、质量和能耗的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新材料为基础支柱、新医药为创新前线、智能装备为关键辅助、电子信息为未来导向的“四强”临淄模式。
第三,搭平台、聚人才,增强长效驱动力。注重人才长线发展和创新平台建设,在现行引才引智政策基础上,构建支持人才在我区持续成长发展的长效机制,服务年限越长、奖补力度越大,避免我区沦为更先进地区的“跳板”。制定专业分明的引才路线和奖补政策,根据人才或创新平台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科技贡献、研发产出、复审结果等实行动态管理,优者持续扶助、差者末位淘汰,以差异化政策倒逼人才和创新平台为人工智能赋能“四强”产业发展贡献更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