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心动魄中,八路军三支队诞生
发布时间:2021-06-03 11:02:01 文章来源:淄博人大 文章作者:
1937年12月26日,在姚仲明、廖容标、赵明新、马耀南的领导下,淄博人民在黑铁山揭竿而起,建立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
1938年6月,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决定,将第五军和临淄“三大队”改编为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三支队。
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在邹平城举行成立大会时的情景
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 1937年12月26日,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在黑铁山宣告成立。廖容标任司令员、姚仲明任政委、赵明新任政治部主任,马耀南任临时行动委员会主任、姚仲明任副主任、廖容标和赵明新为委员。1938年3月,收复邹平,进驻县城。五军司令部设参谋、政治、供给等八大处,分七个支队。支队下设数量不等的中队。一支队队长马天民、二支队队长马函三、三支队队长张景南、四支队队长高竹君、五支队队长马馨山、六支队队长韩子衡、七支队队长马晓云。
七个支队长中,马天民、马晓云是马耀南的两个弟弟;马函三是马耀南老家长山八区沟西村的同宗叔侄,时任八区区长、自卫队队长、八区联庄会区队长;韩子衡时任长山县六区区长兼区中队队长;高竹君、张景南是邹平县的地方士绅;张景南是邹平第五乡理事、邹平县实验乡队长;马馨山是地方名望士绅、马耀南的学生。至此,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除起义初期组建的第三、四、五中队外,已经发展到30多个中队、5000余人。
眼前发生的这一切,杨国夫深深地为马耀南的爱国热忱所感动,虽然都在意料之中,但是在当时极为困难的时期,对于马耀南这样一位社会名流、知识分子来说,能够不为高官厚禄所诱,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坚决跟着共产党走,共赴国难,这种高尚情操是难能可贵的。马耀南说:“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不久,沈鸿烈见我们一下子拉起二十几个中队,有了两千多条枪,接连打了几个胜仗,就想打我们五军的主意,妄图把这支队伍抓到手,扩充他们的势力。不过,他们把这一招拿来对付我马耀南,可就打错算盘了。我马耀南软硬不吃,一个心眼跟共产党走!”
杨国夫说:“咱们的队伍刚拉起来,今后的斗争道路还长。他们在你身上吃了败仗,还会把这一套‘玩艺儿’用在我们队伍中其他人身上。我们要时刻警惕。”马耀南颇有感触地点点头。当天晚上,马耀南派骑兵把他二弟、七支队队长马晓云以及他的好友、七支队政治处主任樊语乡接来。大家相互问候之后,开怀畅谈。
杨国夫先向他们介绍了全国抗战的形势,传达了毛泽东和刘少奇同志的有关指示,传达了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将第五军整编为“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三支队”的决定,说明公开打出八路军番号,能更加保证共产党的领导,更有利于开展统战工作,发动群众,建立一支真正的抗日人民军队。
马耀南激动地说:“五军就像正在拔节的庄稼,正盼着这场及时雨啊!”接着,他详细地介绍了五军下属七个支队的军事、政治及武器装备等情况,并分析了整编中可能出现的阻力。他们都坚信:五军整编为八路军,公开打出共产党的旗帜,广大指战员都会赞同的!同时也考虑到:国民党顽固派必然从内部和外部进行破坏捣乱,整编将是一场尖锐复杂的斗争,决不可掉以轻心。
为了使整编工作迅速、稳妥地进行,他们商定:先把有共产党员领导的几个中队整编为三支队特务营,由杨国夫兼任营长,作为整编的骨干力量;然后召开支队长会议,统一整编思想,再召开中队长会议,传达整编决定,最后召开全体军人大会,成立“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三支队”。
这晚上的一席话,决定了五军一个光明的未来。杨国夫的谦逊朴实、马耀南的光明磊落,从此写入历史!这个晚上,昭示了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部队的历史轨迹,愈加不平凡!
张景南忽地站了起来,说:“八路军也受国民政府领导,为什么要八路军的番号呢?况且八路军的防地在陕西,在山东用八路军的番号,可说孤军突出,得不到及时的接济,当地又得不到可靠的供应,还请诸位慎重考虑。”
突如其来、内藏锋芒、咄咄逼人!杨国夫说:“八路军在战斗序列上是国民政府给的番号,但它是由共产党领导的,在政治上、组织上、思想上独立自主,它和国民党的军队有着本质的不同。共产党中央及八路军司令部虽设在陕北,但现在国共合作,全面抗战,八路军有义务、也有权利开赴抗日前线。八路军深得民心,所到之处,老百姓人人欢迎,怎么能说是‘孤军’呢?国民党政府设在南京,莫非‘国军’的防地也只限于南京城吗?况且,在日寇大军压境的时候,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深入敌后,收复‘国军’丢失的国土,这不是正符合民族利益和‘国共合作’吗?”一席话义正辞严、掷地有声!
高竹君站起来说:“五军是地方起义部队,有很大的地方性,既要维持地方治安,又有守土抗战之责,接受八路军的整编就要听八路军总部的调遣,离开本乡本土,恐怕弟兄们不会接受。再说,离开当地的供应,局面是很难维持的!不知你杨副司令带来了多少军饷?”
杨国夫笑说:“高队长,坐下慢慢说。眼下华北沦陷,山东沦陷,这里正是抗日前方,在山东的侵华日寇未被消灭之前,八路军总部是不会调遣各位离开本乡本土的。倒是有人曾下令长山中学南迁逃亡,不过大家没有接受,倒在本乡本土拉起队伍抗日了。至于说到军饷,我没有带来一粒粮,没有带来一文钱,可是我带来了共产党坚决抗战的政策,这比国民党的军饷强一万倍。试问:国民党有钱有粮,为什么几十万大军不战而逃?”
这几句话,有理有据、立场鲜明、快人快言、直抒胸臆!
马耀南以拳击掌,站起来说:“我完全拥护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将五军整编为八路军的决定,这是共产党对我们五军的信任和关怀,也正是五军的前程所在。”
“五军组织起来是抗日的,不是个人的私产。我们跟共产党走,这是万分正确的,你们现在不明白,将来会明白的。杨国夫等同志,是我请来的,是省委派来领导我们的,大家不得无理纠缠!”
一锤定音、威望俱在!杨国夫说:“各位注意,同意当八路军的举手!”与会众人纷纷举手同意。张景南、高竹君也举起了手。
杨国夫说:“目前国共合作,共赴国难,八路军是合法的抗日队伍,五军为什么不能改编为八路军?二位既是省政府委派,莫非你们的上司也是把八路军视为异军吗?”“五军是否改编为八路军,还要看他们自己是什么主张。”
杨国夫转身看看大家:“你们愿意当八路军,还是愿意当……”他的话还没说完,众人齐声回答:“当八路军!”
坚持抗战,是人心所向、无可阻挡,是潮流所向、是历史关头的抉择!
出身行伍、为人正直豪爽、一身是胆,人称“神枪手”的马容标听闻情况气愤地说:“这些孬种,不安好心!副司令,我陪你去,他们敢动你一根汗毛,就送他们上西天。”杨国夫说:“那咱们就一同走一趟。要见机行事,不要弄莽撞了。”张、高二人见杨国夫毫不畏惧,说来就来,又见马容标寸步不离,不断心虚的擦去额头上的冷汗。到了张、高驻地,强打精神地说:“改编为八路军的问题,我们这里有很多人不同意。他们担心军需一时不好解决。改编的事能不能从长计议,先做好工作以后再说?”
杨国夫说:“当下抗日事大,改编是党的决定、人民的心愿,理应当机立断,不能从长计议,至于军需,倒是可以从长计议的。我相信,党和人民是不会让我们饿着肚子打日本的。”张景南、高竹君无言以
对,又再三提出推迟召开整编大会的要求。杨国夫坚定地说:“不行!一天也不能拖,必须马上召开整编大会。你们这就得去。”
在马容标的保护下,杨国夫不但化险为夷,而且将张景南、高竹君带上大会主席台。
部队改编大会后,有一天,高竹君、张景南支队的高立业、王焜、赵勇等30多名青年战士,全副武装,突然跑到三支队司令部,有的痛哭流涕,汇报了张景南、高竹君反对改编的情况。马司令、霍政委和杨副司令听完汇报,感到问题严重,将这些热血沸腾的战士编成了“第三支队少年先锋队”,随司令部行动,担任司令部的警卫通信任务。同时决定,迅速派人查明张景南、高竹君所部的动向,向他们晓以大义,争取合作抗战。
高、张在改编的关键时刻,要拉着部队叛变,所辖部队立刻发生了分裂。原五军第三支队共四个中队,其中两个中队被张景南拉着叛逃了。副支队长徐次昌和张兴源(化名张伯涛)接受整编,编为九团一营,徐次昌任一营营长,张兴源任政治教导员。原四支队也是四个中队,也有两个中队被高竹君拉着叛逃了。副支队长槐焕文带领两个中队编为九团二营,槐焕文任营长。十四中队长李景陶是张景南的外甥,任凭张景南软硬兼施,李景陶还是坚定地跟共产党走,带领这个中队编入了九团二营。从此,张景南、高竹君、宋雨田走上了助纣为虐、残害同胞的不归路,血债累累……
1938年6月,张景南、高竹君率部分队伍叛逃,被国民党编为冀鲁边区第三游击区第十梯队。马馨山、宋雨田部被委任为第七梯队正、副司令。7月22日,张景南、高竹君趁杨国夫率三支队主力东进临淄、邹平城三支队司令部后方空虚之机,勾结李笑文、宋雨田部袭击三支队司令部。马耀南司令员亲率留守部队及司令部机关人员英勇反击。杨国夫急调陈兴、许云轩率3个营的兵力回师西援,同时韩明柱领导的八路军第八支队也西进县境,邹平之围遂解。同年9月,王尚志、李笑文、宋雨田、张景南、高竹君、杨湘南、张景鲁、周胜芳等号称八大司令的土顽部队从长山北部的焦桥联合进攻八路军,被击溃。
更甚者,1939年3月30日,在太河惨案中,参与伏击八路军第三支队、时任第七梯队司令的宋雨田,这位曾跟随廖司令奔走东西、也曾对廖司令拔枪相向的原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部队的一员,是他,亲自指认带走了鲍辉、潘建军、邓甫晨……当天夜里,在他的梯队驻地,把曾经的战友们杀害!
此真是:一生两境界,人鬼不同天!
1938年6月,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决定,将第五军和临淄“三大队”改编为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三支队。
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在邹平城举行成立大会时的情景
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
七个支队长中,马天民、马晓云是马耀南的两个弟弟;马函三是马耀南老家长山八区沟西村的同宗叔侄,时任八区区长、自卫队队长、八区联庄会区队长;韩子衡时任长山县六区区长兼区中队队长;高竹君、张景南是邹平县的地方士绅;张景南是邹平第五乡理事、邹平县实验乡队长;马馨山是地方名望士绅、马耀南的学生。至此,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除起义初期组建的第三、四、五中队外,已经发展到30多个中队、5000余人。
中共中央来电
1938年6月6日,毛泽东、刘少奇致电郭洪涛:山东的基干武装应组建成支队,恢复和使用八路军游击支队的番号。据此,郭洪涛带领的军政干部被分别派往山东各地负责各支队的组建工作。霍士廉、杨国夫和鲍辉同志先后被派往鲁北的清河平原,其任务是: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两支抗日队伍,即马耀南指挥的“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和李人凤指挥的“三大队”(原“临淄青年学生抗日志愿军训练团”),整编为“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三支队”。马耀南的坚定立场
1938年6月的一天上午,马耀南带领五军司令部来到了长山城北苑城镇,与杨国夫见了面,两人谈得很投机。谈到当时的抗战形势,谈到共产党在抗战中的领导地位,又谈到将来的抗战前景。忽然,马耀南像是想起来一件事,说:“差点把大事给忘了。”说着,便从挎包里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纸说:“国夫同志,请你看一样玩艺儿。”杨国夫接过一看,原来是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沈鸿烈给他的信,信中以“鲁北行署游击纵队司令”的头衔相称马耀南。马耀南随即从杨国夫手中拿过那件“玩艺儿”,轻蔑地撕碎了,踏在脚底下:“沈鸿烈正等我上任呢。”说着,他豪爽地大笑起来。眼前发生的这一切,杨国夫深深地为马耀南的爱国热忱所感动,虽然都在意料之中,但是在当时极为困难的时期,对于马耀南这样一位社会名流、知识分子来说,能够不为高官厚禄所诱,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坚决跟着共产党走,共赴国难,这种高尚情操是难能可贵的。马耀南说:“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不久,沈鸿烈见我们一下子拉起二十几个中队,有了两千多条枪,接连打了几个胜仗,就想打我们五军的主意,妄图把这支队伍抓到手,扩充他们的势力。不过,他们把这一招拿来对付我马耀南,可就打错算盘了。我马耀南软硬不吃,一个心眼跟共产党走!”
杨国夫说:“咱们的队伍刚拉起来,今后的斗争道路还长。他们在你身上吃了败仗,还会把这一套‘玩艺儿’用在我们队伍中其他人身上。我们要时刻警惕。”马耀南颇有感触地点点头。当天晚上,马耀南派骑兵把他二弟、七支队队长马晓云以及他的好友、七支队政治处主任樊语乡接来。大家相互问候之后,开怀畅谈。
杨国夫先向他们介绍了全国抗战的形势,传达了毛泽东和刘少奇同志的有关指示,传达了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将第五军整编为“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三支队”的决定,说明公开打出八路军番号,能更加保证共产党的领导,更有利于开展统战工作,发动群众,建立一支真正的抗日人民军队。
马耀南激动地说:“五军就像正在拔节的庄稼,正盼着这场及时雨啊!”接着,他详细地介绍了五军下属七个支队的军事、政治及武器装备等情况,并分析了整编中可能出现的阻力。他们都坚信:五军整编为八路军,公开打出共产党的旗帜,广大指战员都会赞同的!同时也考虑到:国民党顽固派必然从内部和外部进行破坏捣乱,整编将是一场尖锐复杂的斗争,决不可掉以轻心。
为了使整编工作迅速、稳妥地进行,他们商定:先把有共产党员领导的几个中队整编为三支队特务营,由杨国夫兼任营长,作为整编的骨干力量;然后召开支队长会议,统一整编思想,再召开中队长会议,传达整编决定,最后召开全体军人大会,成立“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三支队”。
这晚上的一席话,决定了五军一个光明的未来。杨国夫的谦逊朴实、马耀南的光明磊落,从此写入历史!这个晚上,昭示了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部队的历史轨迹,愈加不平凡!
支队长会上的针锋相对
按预先商定的步骤,五军的各支队队长集中到邹平城,会议由马耀南同志主持。他首先把到会的各支队队长向杨国夫作了介绍。介绍完毕后,杨国夫便宣布了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将五军整编为“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三支队”的决定。张景南忽地站了起来,说:“八路军也受国民政府领导,为什么要八路军的番号呢?况且八路军的防地在陕西,在山东用八路军的番号,可说孤军突出,得不到及时的接济,当地又得不到可靠的供应,还请诸位慎重考虑。”
突如其来、内藏锋芒、咄咄逼人!杨国夫说:“八路军在战斗序列上是国民政府给的番号,但它是由共产党领导的,在政治上、组织上、思想上独立自主,它和国民党的军队有着本质的不同。共产党中央及八路军司令部虽设在陕北,但现在国共合作,全面抗战,八路军有义务、也有权利开赴抗日前线。八路军深得民心,所到之处,老百姓人人欢迎,怎么能说是‘孤军’呢?国民党政府设在南京,莫非‘国军’的防地也只限于南京城吗?况且,在日寇大军压境的时候,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深入敌后,收复‘国军’丢失的国土,这不是正符合民族利益和‘国共合作’吗?”一席话义正辞严、掷地有声!
高竹君站起来说:“五军是地方起义部队,有很大的地方性,既要维持地方治安,又有守土抗战之责,接受八路军的整编就要听八路军总部的调遣,离开本乡本土,恐怕弟兄们不会接受。再说,离开当地的供应,局面是很难维持的!不知你杨副司令带来了多少军饷?”
杨国夫笑说:“高队长,坐下慢慢说。眼下华北沦陷,山东沦陷,这里正是抗日前方,在山东的侵华日寇未被消灭之前,八路军总部是不会调遣各位离开本乡本土的。倒是有人曾下令长山中学南迁逃亡,不过大家没有接受,倒在本乡本土拉起队伍抗日了。至于说到军饷,我没有带来一粒粮,没有带来一文钱,可是我带来了共产党坚决抗战的政策,这比国民党的军饷强一万倍。试问:国民党有钱有粮,为什么几十万大军不战而逃?”
这几句话,有理有据、立场鲜明、快人快言、直抒胸臆!
马耀南以拳击掌,站起来说:“我完全拥护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将五军整编为八路军的决定,这是共产党对我们五军的信任和关怀,也正是五军的前程所在。”
“五军组织起来是抗日的,不是个人的私产。我们跟共产党走,这是万分正确的,你们现在不明白,将来会明白的。杨国夫等同志,是我请来的,是省委派来领导我们的,大家不得无理纠缠!”
一锤定音、威望俱在!杨国夫说:“各位注意,同意当八路军的举手!”与会众人纷纷举手同意。张景南、高竹君也举起了手。
中队长会上的不速之客
几天后,按计划召开了五军中队长会议。谁知会议一开始,沈鸿烈派来两个人要参加会议,还要讲话。马耀南问杨国夫:“怎么办?”杨国夫讲:“整编工作是秘密进行的,还没有在中队长会议上通过,不能让他们来搅了。先招待他们休息,等一会去请他们。”马耀南说:“好!”在中队长会上,整编计划宣布后,沈鸿烈派来的那两个人走进了会场,讲了一通不能改编为八路军的谬论,并封官许愿,拉拢人心。除张景南、高竹君等极少数人表示赞成外,绝大多数支队长和中队长都非常气愤。杨国夫说:“目前国共合作,共赴国难,八路军是合法的抗日队伍,五军为什么不能改编为八路军?二位既是省政府委派,莫非你们的上司也是把八路军视为异军吗?”“五军是否改编为八路军,还要看他们自己是什么主张。”
杨国夫转身看看大家:“你们愿意当八路军,还是愿意当……”他的话还没说完,众人齐声回答:“当八路军!”
坚持抗战,是人心所向、无可阻挡,是潮流所向、是历史关头的抉择!
再见“鸿门宴”
为保证改编大会顺利进行。杨国夫再次检查会场。当他刚到东门里的时候,正巧张、高二人迎面走来。说:“副司令,我们那里还有些问题,想请你去谈谈!”杨国夫略一沉思,回答说:“好,请你们稍等,我还有点小事,处理完了马上就去。”去,可能有生命危险!国民党顽固派一直是暗杀的专家,图穷必是匕首见!但个人生死事小,部队整编事大!出身行伍、为人正直豪爽、一身是胆,人称“神枪手”的马容标听闻情况气愤地说:“这些孬种,不安好心!副司令,我陪你去,他们敢动你一根汗毛,就送他们上西天。”杨国夫说:“那咱们就一同走一趟。要见机行事,不要弄莽撞了。”张、高二人见杨国夫毫不畏惧,说来就来,又见马容标寸步不离,不断心虚的擦去额头上的冷汗。到了张、高驻地,强打精神地说:“改编为八路军的问题,我们这里有很多人不同意。他们担心军需一时不好解决。改编的事能不能从长计议,先做好工作以后再说?”
杨国夫说:“当下抗日事大,改编是党的决定、人民的心愿,理应当机立断,不能从长计议,至于军需,倒是可以从长计议的。我相信,党和人民是不会让我们饿着肚子打日本的。”张景南、高竹君无言以
对,又再三提出推迟召开整编大会的要求。杨国夫坚定地说:“不行!一天也不能拖,必须马上召开整编大会。你们这就得去。”
在马容标的保护下,杨国夫不但化险为夷,而且将张景南、高竹君带上大会主席台。
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三支队成立
1938年6月16日,在热烈的口号声、鼓掌声和鞭炮声中,“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三支队”宣告成立。马耀南任司令员,霍士廉任政委,杨国夫任副司令员,郑兴任参谋长,鲍辉任政治部主任。三支队下辖七、八、九三个团和一个特务营。七团团长马晓云,政治处主任樊语乡;八团团长程绪润,政委陈兴;九团由于兵力所限,只编了两个营;特务营营长潘建军。根据马耀南司令员的意见,三支队司令部设在邹平城东关原“乡村建设研究院”旧址。部队改编大会后,有一天,高竹君、张景南支队的高立业、王焜、赵勇等30多名青年战士,全副武装,突然跑到三支队司令部,有的痛哭流涕,汇报了张景南、高竹君反对改编的情况。马司令、霍政委和杨副司令听完汇报,感到问题严重,将这些热血沸腾的战士编成了“第三支队少年先锋队”,随司令部行动,担任司令部的警卫通信任务。同时决定,迅速派人查明张景南、高竹君所部的动向,向他们晓以大义,争取合作抗战。
高、张在改编的关键时刻,要拉着部队叛变,所辖部队立刻发生了分裂。原五军第三支队共四个中队,其中两个中队被张景南拉着叛逃了。副支队长徐次昌和张兴源(化名张伯涛)接受整编,编为九团一营,徐次昌任一营营长,张兴源任政治教导员。原四支队也是四个中队,也有两个中队被高竹君拉着叛逃了。副支队长槐焕文带领两个中队编为九团二营,槐焕文任营长。十四中队长李景陶是张景南的外甥,任凭张景南软硬兼施,李景陶还是坚定地跟共产党走,带领这个中队编入了九团二营。从此,张景南、高竹君、宋雨田走上了助纣为虐、残害同胞的不归路,血债累累……
1938年6月,张景南、高竹君率部分队伍叛逃,被国民党编为冀鲁边区第三游击区第十梯队。马馨山、宋雨田部被委任为第七梯队正、副司令。7月22日,张景南、高竹君趁杨国夫率三支队主力东进临淄、邹平城三支队司令部后方空虚之机,勾结李笑文、宋雨田部袭击三支队司令部。马耀南司令员亲率留守部队及司令部机关人员英勇反击。杨国夫急调陈兴、许云轩率3个营的兵力回师西援,同时韩明柱领导的八路军第八支队也西进县境,邹平之围遂解。同年9月,王尚志、李笑文、宋雨田、张景南、高竹君、杨湘南、张景鲁、周胜芳等号称八大司令的土顽部队从长山北部的焦桥联合进攻八路军,被击溃。
更甚者,1939年3月30日,在太河惨案中,参与伏击八路军第三支队、时任第七梯队司令的宋雨田,这位曾跟随廖司令奔走东西、也曾对廖司令拔枪相向的原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部队的一员,是他,亲自指认带走了鲍辉、潘建军、邓甫晨……当天夜里,在他的梯队驻地,把曾经的战友们杀害!
此真是:一生两境界,人鬼不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