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公众号

任前法律考试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研究探索 > 调查报告
打造幸福教育品牌 建设和谐教育名城
张店区人大常委会
发布时间:2012-09-11 09:44:58  文章来源:张店区人大   文章作者:张店区人大

    张店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了“建设教育名城”的战略目标,提出了“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优质教育资源全面扩大、配置均衡,社会文明程度和公民素质大幅提升,建设成为‘质量一流、人民满意’教育名城”的工作思路,力争到2016年建成全省性的教育名城,到2020年建成全国性的教育名城。为认真贯彻落实区党代会精神,有效推进建设教育名城工作,今年4-5月份区人大常委会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教育名城调研活动。调研组以我区教育投入、教育协调发展、教师队伍建设等情况为重点,对全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等各阶段教育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听取了区教育局的工作汇报,召开了人大代表、教育工作者、村(居)民代表和企业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到市教育局、淄博职业学院、淄博实验中学等部门学校征求了意见和建议,实地察看了特殊教育中心等学校的办学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建设教育名城条件成熟

    近年来,我区教育工作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公平质优、群众满意”为宗旨,认真贯彻落实《教育法》等法律法规,深化教育改革,改善办学条件,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质量。我区先后获得“全国‘两基’工作先进集体”、“省教育工作示范区”、“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40余项荣誉称号,全区教育事业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局面。为建设教育名城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教育普及水平逐年提高。经过多年发展,我区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现代教育体系,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有效衔接,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协调发展,建成了覆盖城乡的教育网络。目前,我区幼儿园107所,在园儿童23000余人。小学42所,中学1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民办中小学8所,在校中小学生35000余人。特教中心一处,在校学生80余人。中职学校一处,在校学生5000余人。我区1993年通过了国家教委“两基”达标的试点评估,是山东省及全国首批达标的区县之一,2000年被淄博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淄博市首批教育强区。“十一五”期间,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和巩固率始终保持100%,学前三年入学率达99%,高中段入学率达98%,三类残疾儿童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5%。

    (二)教育设施投入不断加大,全区教育环境进一步优化。我区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为全区教育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近年来,我区先后投资近5亿元,改扩建老旧学校15所,新建居民小区配套学校7所,整合薄弱学校16所,一批高标准建设的学校拔地而起。同时实施学校信息化建设、校舍安全等系列工程,有效改善校园环境、教师办公条件,提升了全区现代化教学水平,进一步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三)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学生受教育权利得到基本保障。2006年制定出台了《张店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意见》,率先在全市全部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段学生杂费。2007年,全面免除了城区义务教育段学生杂费和农村义务教育段学生的书本费,将义务教育段学生公用经费、校舍维修、教科书、暖气、贫困生救助等全部纳入了财政保障范围。进一步完善贫困生救助机制,对困难家庭学生、特教学生给予学习和生活补助,确保了每一位贫困学生的入学权益。2004年起对在我区就读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实行免收借读费政策,切实减轻了外来务工人员负担。

    (四)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多年来,区教育部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三全、三还”的素质教育工作方针,以“引领和推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为核心,突出教学中心地位,深化教育科研,积极构建有效课堂,探索构建以人为本的教育评价体系。目前我区已建成校本课程100余种,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区教育局申报的《构建科学的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价机制》科研项目被确定为山东省教育体制改革试验区试点项目。通过这些工作,有效推动了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我区中考成绩连续多年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初中优质生源量占全市60%以上,各类科技创新、艺体类比赛,我区获奖人数占全市获奖人数50%以上,多次包揽全市最高奖。涌现出二中、七中、实验中学、西六路小学、潘南小学等一批知名学校。

    (五)管理措施逐步完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逐年提升。多年来,我区牢牢抓住教师队伍建设不放松,不断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公开招聘教师进入教育系统,并先后出台《关于加强教师教育工作的意见》、《张店区新教师培养指导意见》、《张店区校长专业成长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通过深入开展师德教育、技能培训等系列活动,加大名师培养力度,提高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目前,我区在职教师4626人,其中研究生学历91人、本科学历3767人,市级以上优秀教师205人,为建设教育名城储备了丰富的人才资源。

    二、建设教育名城工作进展顺利

    自2011年9月10日建设教育名城工作启动以来,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名城的意见》,教育局按照《意见》要求,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人才培养、教育内涵发展、统筹各类教育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建设教育名城开创了良好的工作局面。

    (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工作力度加大。一是学校布局调整步伐加快。今年新扩建中小学8所,新建公办幼儿园3处,共投资3.1亿元,目前工程建设项目已全部铺开,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二是现代化教学设施档次提升。今年投资770余万元,进行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的更新换代,全区教师人手一机,全区1500个班级全部安装互动式电子白板,所有中小学配备1-2个微机室,实现了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均衡发展。三是教师交流政策重新调整。制定出台了《关于中小学教师校际交流工作的实施意见》,缩小骨干教师在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分布差距,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有新举措。一是培养本土教育专家。通过搭建校长研修基地、研究团队、校长交流三个平台,采取专家引领、主题论坛、挂职交流等一系列举措,如选派访问学者到北京十一校进行浸润式培训等,建立了培养本土教育专家的长效机制。二是培养名教师。在全省范围内引进优秀教师,聘请李希贵等著名教育专家为教育顾问,定期举行读书会,建立名教师工作室、教师联盟,启动“黄桑讲坛”,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打造名教师队伍提供支持。三是培养知名研究员。面向全省招聘选拔高素质研究员,整体优化教研员队伍,充分发挥教研员的指导、引领作用。

    (三)促进学前教育、中职教育发展工作有创新。在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方面,成立学前教育中心,健全管理制度,规范审批注册、督导评估及年检工作,停办所有校办幼儿园。在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方面,将我区现有的三所职业学校重新整合,成立职业教育集团,走集团化发展之路,发展具有张店特色的职业教育。

    三、建设教育名城面临的主要困难

    从这次调研情况看,我区建设教育名城工作虽然有成熟的条件和良好的开端,但面临的现实困难也不容忽视。

    (一)教育投入亟需加大。近年来尽管政府加大了对教育基础设施及经常性经费的投入,但预算内公用经费投入仍然偏低。我区中小学的生均日常公用经费目前执行的小学700元、中学900元,是省定最低标准。同时,预算经费虽然增加,但由于全面免除学杂费、课本费和资助贫困学生支出等,实际用于教育发展的比例并不高,一些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可使用的总财力反而有所下降。2005年教师工资保障纳入区级财政预算,但到目前为止,我区农村学校教师的医疗、失业、生育、工伤等保障福利仍为镇政府负担,没有纳入区级预算,同时还存在教育经费配套拨款不足的问题。

    (二)教育发展不够平衡。虽然区政府近几年采取各种措施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但教育城乡不均衡、校际不均衡的问题仍很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基本办学设施相对不足。由于过去农村学校建设是以镇为主,校舍建设标准不高,虽然近年来教育投入很大,但相对城市教育配套建设来说,对农村学校的投入远远落后于城区,目前有部分农村学校校舍被鉴定为危房无法使用,如中埠中学。部分农村中、小学至今没有塑胶跑道。在今年的规范化学校复评中,出现由于达不到标准,个别农村学校被取消规范化学校资格的情况。二是农村教师队伍素质整体偏低。农村教师本科以上学历占比为75.2%,城区教师为87.2%。我区现有市级以上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共205人,在农村学校执教的只有36人。由于多年来一直实施的优秀青年教师进城制度,使农村学校成为全区教师队伍的培训基地,带来的结果是农村教师队伍的思想不稳定,师资水平弱化趋势明显。目前存在的实际问题一则农村教师工作环境差,尤其是农村学校的大部分教师在城区居住,上班路途远增加了他们的劳动量及交通费用,家庭事务无法兼顾。二则农村教师年龄老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与教育的发展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占编制却不能承担教学任务的问题仍很突出。三是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以中埠镇为例,在校小学生600人,平均每年级120人,在校中学生400人,平均每年级100人,学生流失严重,且流失量呈逐年增加的态势。2011年中考,淄博实验中学的录取分数是720多分,中埠中学的最好成绩是650多分。一些家长送孩子到城区择校,增加了家庭负担。优质教师缺乏、优质生源流失、整体教学质量下降,形成恶性循环,是农村教育的首要问题。

    (三)中职教育相对薄弱。我区作为淄博市的中心城区,有雄厚的工业发展基础,一直以来有着丰富的职业教育资源,但近几年的情况出现一些变化。原在我区范围内的多所职业院校相继迁出,我区唯一的中职学校——淄博信息工程学校正在创建第三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示范校,但存在学校占地面积不足等不利因素,我区的中职教育实际上已经落后于临淄和桓台。

    (四)学前教育整体水平偏低。我区现有107所幼儿园,达到省示范园标准的幼儿园23所,达到市示范园标准的27所。公办幼儿园只有1所,其余均为民办幼儿园。幼儿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综合素质不高,特别是农村幼儿园,工资低、待遇差,难以吸引优秀人才进入幼教队伍,直接影响了幼儿园保教质量。违规办园的情况还时有发生。幼儿园收费不规范的问题普遍存在,群众意见大。
 

    四、建设教育名城工作的几点建议

    围绕区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关于建设教育名城的工作思路及任务措施,提以下几点建议:

    (一)制定规划,明确建设教育名城工作任务目标。建设教育名城是区委着眼于全面建设幸福张店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对我区未来教育事业发展进行的全面谋划和前瞻性部署,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建议将建设教育名城作为一项系统的民生工程来做,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在广泛调查研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区实际制定出台关于建设教育名城工作的总体规划。一是建议将学前教育、中职教育纳入建设教育名城工作整体规划,学前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基础,中职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延伸,涵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特殊教育、中职教育的教育名城,内容更为丰富,体系更为完整。二是明确建设教育名城工作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并配套具体的实施方案。把握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面向社会需求,优化结构和布局,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三是明确教育、财政、城建、人力资源等各部门以及各镇、办事处工作职责,量化目标责任,形成各单位各负其责、互相联动、步调一致的工作机制。广泛动员全区社会各界,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更多的精力支持教育事业。

    (二)保障投入,为建设教育名城提供财力支撑。建设教育名城,经济投入是基础。一是依法保障对教育的投入。按照《教育法》及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建立健全教育经费保障和稳定增长机制,投入更多的资金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按照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全面落实完善教育经费区级统筹机制。二是加大财力对困难和薄弱学校的支持力度。重点向农村及企业剥离学校倾斜,缩小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办学差距。三是健全覆盖各级各类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资助体系,不断提高资助标准和比例,并适时将政府就学资助的范围扩大至学前教育,探索贫困学生档案追踪管理模式,确保适龄儿童入学一个都不能少。四是贯彻落实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事业,弥补教育投入的不足,为教育建立竞争机制,增加教育供给方式的多样性和选择性,满足社会对教育不同层次的需求。

    (三)加强队伍建设,为建设教育名城提供人力保障。教育大业,教师为本。一是建立教师队伍建设统筹机制。进一步制定完善城乡一体的教师补充、交流、培训制度,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将教师由“单位人”变为“系统人”,以强带弱,实现优质教师资源的全区共享。二是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三是培养、引进一批名校长、名教师,推出一批创新型教学团队。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建立名校长、名教师弹性离岗、退休制度,充分发挥名校长、名教师的教育引领作用。四是完善中小学绩效工资制度,建立完善教师农村教学岗位工作激励机制,解决教师配置不均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四)认真研究,找准建设教育名城工作突破点。建设教育名城自然要在“名”的问题上下功夫,教育工作纷繁复杂,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这就要找准突破点,在全省、全国做出点名堂来。应把握“突出地方特色,整体工作无明显不足”两个原则。一是在优质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上寻求突破。“促进教育公平、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我国教育中长期规划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在调研中,教育界人士一致认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是实现区域内优质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淄博市刚刚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提出了教育机会、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管理水平、教育质量等方面均衡发展的基本要求、工作措施及完成时限,我区也制定出台了相应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方案》。建议我区以此为契机,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打破传统,凝炼经验性做法,在实现优质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方面,出台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在全省乃至全国起到引领示范作用,使之成为我区建设教育名城工作最大的一个亮点。 二是在发展中职教育方面寻求突破。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中职教育的发展,以淄博信息工程学校创建示范校为契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要加强宣传。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观念,扭转对于成才的错误认识、纠正对职业教育的固有偏见,营造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二要切实履行发展中职教育的职责。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桥梁纽带作用,建立双向畅通的信息交流平台,使中职院校人才培养符合我区产业需求,有效发挥中职学校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三要探索更加灵活的办学机制不断拓宽职业教育服务范围。通过与高职院校合作办学、课程联盟等方式面向普通中学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下岗职工、在岗职工,有针对性地开展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使职中教育更好地为“幸福张店”建设服务。三是在打造特殊教育名牌学校上寻求突破。特殊教育是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不仅关系广大残疾人的切身利益,更事关社会和谐与稳定。区委高度重视发展特殊教育,将特殊教育纳入教育名城规划当中。张店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是我区唯一的一所特教机构,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不断壮大,在学前教育、教育科研、学校管理、学生素质培养等方面都走在了全省前列,先后有30余家省内外机构来该校观摩学习,在省内外有了一定的名气。目前该校已经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建议应全方位支持该校的规划发展,将特教中心建成国内有影响的“名牌学校”。四是在学前教育的规范管理上寻求突破。建议充分发挥我区学前教育中心的各项职能,加强对学前教育工作的管理,规范各类幼儿园的办学行为。对全区民办幼儿园进行全面的摸底调研,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整顿、完善和提高,采用规范、整合、淘汰相结合的办法,坚决取缔非法办园,逐步提高全区幼儿园的办学水平。严格审批制度,加强对学前教育机构收费的监管,联合相关部门对全区幼儿园收费问题进行调研,建立、健全幼儿园成本核算机制,加强幼儿园收费备案审查力度,确保学前教育收费的规范化、制度化。

    (五)加强宣传,为建设教育名城鼓劲造势。建设教育名城标志着张店区的教育事业发展迈入了一个新阶段,要通过营造建设教育名城的强大声势,充分展示我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成果,提高广大市民建设教育名城意识,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形成建设教育名城的强大合力。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大策划力度,提炼出群众耳熟能详的宣传口号,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将教育名城的概念渗透到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达到“势所必然”的影响力。争取各级领导的支持,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与群众的认可,同时起到自我加压的作用,更有利地推动教育名城建设,唱响“幸福教育”民生品牌,最终达到教育工作“质量一流、人民满意”。

版权所有 : 淄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办:淄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鲁ICP备09053009号